防雷防出一本生意经

2015-05-22 来源:中山商报

       防雷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行业,但其实,眼下每一个楼盘都必须安装防雷设备,避免雷暴可能带来的伤害。每一条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都进行了防雷处理,以对网络数据进行保护。也有一些重要场所,必须使用防雷插座,避免雷电可能造成的断电以及相关损失。防雷,已经如此密切地与人们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不过,在20年前,事情可不是这样的,中山新立防雷科技公司的老总马立,亲身见证了防雷科技企业从荒芜到激烈竞争的全过程。如今,他说防雷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再取决"短板"而要依赖"长板",因而他瞄上了物联网。
      【主角的故事】语言不通郁闷辞公职
        马立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河南一所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顺德气象局工作。对于此分配,马立"非常满意",因为顺德相对他的家乡来说,"经济好很多,工资水平也高"。每个月1000多块的工资,与老家亲戚相比,已经高了一大截,让他觉得这个铁饭碗很有面子。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上班后,他完全听不懂当地方言,"很多同事说话我都听不懂,也不知道他们是故意不说普通话,还是真的不会说,反正沟通起来让我很难受。单位外的一些人,年龄稍大一点的,连普通话都听不懂。"马立笑着回忆,当时他和太太去买菜,怕别人看出他听不懂白话,就故意给出大面额纸币,让对方找钱,不然会被欺负的,"这种事情现在基本很少了,但当时确实有,本地人有一些排外。"
        从1993年分配到单位,马立只干了一年多就辞职了,他觉得"语言不通,做的工作也没什么意思"就不想干了。1995年他和一位顺德人组成了一间防雷公司,他算是技术入股,对方出资金。"当时既没有商品房,也没有太多的高速公路,我们就是给一些有计算机的单位做防雷处理。计算机当时是很珍贵的,凡是使用计算机的场合,都是很重要的,都需要保护计算机或者里面的数据。"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技术出身的马立开始学习销售和管理,一个人能够独当一面,"我们的业务量不大,毕竟是一个相当偏门的行业,属于边缘科技。不过,一年也有十多万元的销售额,我个人一年的收入有两三万元。现在看觉得两三万元很少,其实已经是我在单位工资的两三倍了,已经很不错了。"
        抓住机会成为"风口的兔子"
        和搭档合作了5年之后,2000年3月,马立来到中山成立了自己的新立防雷,开始打造品牌防雷器。根据公司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马立主导完成了"电源、视频、音频和数据四大类50多种防雷器"的研发和生产",并取得了"超小电流保护和热保险自动脱离"等专利技术。
        与此同时,和马立预测的一样,中国的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对防雷产品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他坦言,从2004年到2006年,公司业务转向高速公路,销售额成大倍数增长。新立是否成为站在风口的猪?马立笑言,"猪算不上,顶多算是站在风口的兔子。"除了高速公路外,新立还做了白云机场和珠海机场两个防雷工程,"和我们的定位一致,我们以交通为主,高速公路和机场都是我们的重点业务。"
       其实,在交通项目对防雷的需求大幅增长时,还有一个防雷大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那便是商品楼盘。国家规定,楼盘必须安装防雷设备,避免雷暴袭击。这个规定让防雷科技公司数量迅速增多,根据马立的了解,"深圳的防雷科技公司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要知道,十年前大概只有数得清的几家。而中山之前也有一些公司开张,但后来又倒闭了一些,现在大概有几十间吧,不算很多。"马立总结,防雷科技企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并且门槛不算低,但是前几年楼市的爆发,仍然激发了人们对防雷行业的投入热情,"只是,这两年楼市下滑,对防雷企业又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长板理论】瞅准物联网推出“远程智能监测”
        虽然新立目前以交通项目为主,并且占到公司业务总量的70%,但马立也看到,在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公司必须要有拿得出的拳头产品,这也就是他口中的长板理论。“初级竞争阶段,比拼的不是短板够不够少,而是长板够不够长。”基于这套长板理论,马立在2013年组织技术团队进行远程智能监测系统研发,并在当年年底即投入使用。整套系统研发历时半年多,耗资500多万元。
      “简单来说,这套远程监测系统就是不用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我们也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观察防雷设备的运行情况。原理就是在防雷器上安装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公网GPRS传输平台来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由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控。使用方也可以进行查看。”从马立的演示中可以看到,远程监控在电脑桌面上打开后,每一个他们合作的防雷项目清楚罗列其中,运行正常的显示为绿色,非正常的则为红色×号。如果有红色×号,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跟踪处理,如果一切正常,则不需工作人员上门。而在以往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定时上门检查设备。根据马立的说法,远程监测在行业中尚属创新之举,也是他手中绝对的长板。
        远程监控有什么好处?因为设备维护人员不需经常出门作业,所以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总体来说就是费用低,工作效率高。“从我们已经投入使用的部分来看,效果非常好。比如,以往一条高速公路的防雷设备,一年的维护费用可能是20万元,现在只需要支付10多万元,使用方和我们厂家都受益。”
新立的远程智能监测系统从2013年底的第一代V11.10到眼下的V11.26,已经更新到第15个版本,“看起来很多,其实很正常,互联网科技发展就是这么迅速。就好像我们当时投入研发是看到了物联网的发展,而到现在,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很火了。”马立介绍,当时他对远程智能监测的投入,依靠的就是对物联网发展的乐观判断,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雷人雷事】
        防雷不是"防地雷"边缘科技企业没那么好做
        从马立大学毕业到如今,20多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防雷,他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雷人"。做技术出身,到如今技术管理一把抓,他能够清楚看到这个行业在全国整个科技行业中的位置,"就是边缘科技"。很多老百姓完全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我记得,做白云机场的时候,有一位地勤的小姑娘,很天真地问我,防雷是不是防地雷,别人可能觉得很可笑,但我觉得也正常,说明我们的行业确实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
        其实,防雷行业可以与普通人的生活稍近一点,比如生产防雷插头,"有一个上市企业,就是做防雷插头的,产品销往国外,单价很高,一个插头可能要一百多元。但目前,我们新立的防雷器还是以交通项目为主,楼盘占一小部分,直接出售防雷器占一部分。"马立认为防雷生活用品始终算不上一个很好的市场,也不是他们主攻的板块。
        虽然近期的楼市低迷对防雷企业造成了冲击,不过马立比较安心的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并不在楼盘上。"但我还是要替同行们说句话,楼盘防雷其实比较难做,工作人员都是高空作业,所以人工成本非常高,造成企业利润比较低,这也是为什么中山有些防雷公司做不下去。和一个楼盘工程相比,防雷工程的支出不过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工作人员的工资却和楼盘建筑工人一样高。再加上很多企业又是相对低技术含量竞争,生存有一定的困难。"
        有了远程智能系统傍身,马立觉得,他的公司至少眼下在广东同行业中算是佼佼者,能够位居前列,"未来,还是要紧跟科技步伐走,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