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也可以打高尔夫 本土企业家试水室内高球馆

2015-12-22 来源:中山商报

    一说到高尔夫球,很多人联想到的总是事业有成的老板穿着帅气的运动衣,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地球场上,潇洒地挥起自己手中的球杆,将高尔夫球准确地送入远方的球洞中。普通人偶尔路过,或者在电视上看见,只有暗暗羡慕的份。不过,中山的高尔夫球具老板谭秋华,最近却一次打破了人们的两个常规思维,不但将高尔夫运动送入室内,还打出了“普通人也玩得起”的口号。当然,看见这个创意也并不要急于觉得“室内打高尔夫有什么意思”,因为谭秋华也说了,室内高尔夫与下场打球并不矛盾,前者更多地起到辅助作用。而谭秋华打造室内高球馆的用意,一是想推广高尔夫运动,再就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商业模式来运营,以在压力日益增大的制造业中提早突围。
【新奇】
室内高尔夫球馆开业了
    最近,中山东区长江路某写字楼非常热闹,因为开张了一间名为"迈进高尔夫体验馆"的运动场所。这个球馆明确告诉人们,室内也可以打高尔夫。球馆老板谭秋华,其实也是中山市嘉励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老板,此公司主要业务为代加工高尔夫球具。根据谭秋华的介绍,高球馆内配备了韩国进口高尔夫模拟打击器,可以精准地模拟出实地击球力度和距离,适用于新手初学以及专业人士日常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抗赛和线上竞赛。另外,高球馆内配备了专业的工坊,可以为打球的人提供球具订制和保养服务。
    不过,从参观中可以发现,迈进高球馆的服务显然不限于此,因为它的面积达900多平方米,功能区域繁多,不但有打球区、用具和服装展示区,还有装修相当精致的包房,谭秋华表示,高球馆的定位中还包括商务功能。所谓商务功能,即是企业或者商务伙伴可以在这里举办会议、聚会,以球会友。另外,鉴于高球馆的目标受众中相当一部分为初学者,谭秋华表示,高球馆的培训功能在下一步也会逐步搭建起来,将会配套数量充足的专业老师,以及系统的教学课程。
    "平常去高尔夫球场打球,一次18洞最少都要五六百元,而我们这边按小时计算,最贵也才300元左右,而如果是高级会员,就非常便宜了,只要一百多元。所以,我说,我们要做的是普通人也能玩得起的高球馆。"不过,谭秋华觉得高球馆做的其实是一个普及性的事情,与下场打球也并不矛盾,"练好了反而有助于下场打。"
从整个规划可以清楚看到,谭秋华实施的室内高球馆项目是一个集运动、商务、娱乐与培训为一体的休闲体育项目。不过,让人疑惑的是,作为一个在高尔夫球杆上打磨了20多年的资深师傅,谭秋华为何会突然从制造业转向日常消费领域,他背后又有一条怎样的创业路呢?
【背后的故事】
误打误撞成为球杆抛光师傅7年之后做到厂长
    1989年,谭秋华19岁,像很多他的老乡一样,从湖南老家南下中山打工。最开始的时候,他在一家鱼塘帮忙养鱼捕鱼,后来自学成才,利用工余时间出去贩卖鸡蛋,一个月可以赚好几百块钱。"非常高兴,因为那时候我工资很低,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得也很苦闷,语言不通,天天都没个人说话。出去卖鸡蛋后,天天和人打交道,反而挺开心的。"
    而在这两年之后,谭秋华赶了一回时髦,像很多明星回忆自己的演艺道路时说的那样,"当初我是陪朋友去应征的",他也是,帮朋友进厂考试。结果,因为朋友学历太低,谭秋华和他商量之后,干脆自己直接就进了那间大厂。"那个厂就是生产高尔夫球杆的,台资企业,在开发区,业内没有人不知道的。"谭秋华进去之后被分到了抛光组,"厂里要求非常严格,我们打磨之后的球杆和球头重量,不但是以克计,而且要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有误差,不但拿不到这件的工资,还要倒扣钱。而且那时候的管理还是比较粗放的,师傅可能会进行体罚,不能说这个方式对,但确实很有效果。"谭秋华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天分,加上非常刻苦,30多人的测验,他往往都能占到前两名,而且在两年之后顺利升作师傅,"是5个人中的一个。"
    在这间大厂一做就是7年,"其实,最开始进去我不是这样想的,准备干个一年半载还是要出来做生意,我以前觉得工厂里能学的东西不多,不过后来我不这样认为了。别的行业我不敢说,起码高尔夫球具生产这一块,是个技术活,要靠时间积累。"谭秋华说要不是1997年的时候,一个同事出来单干让他做厂长,他可能还会在之前的厂里干更长的时间。
    "说是厂长,其实就三五个人,熬了好久都没有生意,差点撑不下去。后来是美国的一个客户,他发了一个单之后,我们做了26个样品让他选择,他被我们的诚意感动,后来逐步合作开,才终于救活了我们公司。"之后,谭秋华任厂长的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扩大了几次规模,资产应该过亿了。"
辛苦开厂最多时一月出货30余万支与时俱进摸索出室内高球馆模式
    不过,谭秋华并没有随着公司的壮大而继续留守,而是选择在2006年出来开了同类型工厂。"我最早在清远开厂,因为人工和厂房成本都比较低,这样首期投入相对较少。"谭秋华形容那时候每天都奔波在路上,至今想起都觉得太恐怖,"两年多的时间,车子跑了25万公里,长期往返于中山和清远,因为主要还是帮中山的一些大厂做代加工。"一直到2008年,谭秋华才将工厂从清远搬到了中山民众镇,结束了这种长途奔波的生活。
    在多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持下,谭秋华的嘉励运动器材厂业绩一路上扬,"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的加工量有30多万支。而因为高尔夫球具的加工是一个人工密集型行业,所以我们的员工数量也非常多,有1000多人。"而在2012年,谭秋华更是在湖南老家一举购下100亩的土地,建成了嘉励的第二生产基地,"在那里我们是独立接单,不再依赖中山这边的客户。"
    如果市场一直这么红火,谭秋华也说不准自己会不会进入新的领域。但很显然,在2014年,整个制造业的大环境起了变化,大部分工厂老板都嗅到这种气息。谭秋华说最明显的变化是订单上的,去年尚好,"今年下降了20%"。不过,他在去年已经考虑将业务扩展到消费领域,"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品牌'迈进',专门销售高尔夫运动周边产品,包括模拟打击器、球杆、服装鞋帽以及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辅助器材,例如动作矫正器之类的。"
    不过,谭秋华在实践以及和专家顾问团的商讨中发现,"输出商品其实是容易的,只是竞争大,那么如果真的想做大,做到有自己的卖点和吸引力,其实应该输出服务模式,而这种服务模式还要起到引导市场、培育市场的效果。"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调研后,谭秋华最终决定把迈进的定位从高尔夫周边产品销售更新为高球馆业务。"我们最终的定位是在今年才完成的,但我们中山的旗舰店并不是迈进的第一间店,在此之前,江门和佛山的加盟店已经先开了。因为中山这间店是作为直营旗舰店,并且商铺是我们自购的,所以筹备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前几天才试营业。"
    而对于迈进高球馆之后的布点规划,谭秋华表示,"用公司直营、合作经营和加盟三种方式推进,一线城市争取一城一馆,中山则是一镇一店,珠三角城市重点推广。而球馆规模则分为旗舰店、标准店和社区店三种。"
【问答】
    记者: 在嘉励之前,其实已经有多家制造型企业去开发终端消费市场,包括同在开发区的一些材料企业,这是否意味着制造企业开始面临较大的压力?
    谭秋华:确实是这样的,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各种制造企业都面临订单量下滑的情况。但是,从零售电商的蓬勃发展,我们却又可以发现,其实国内的消费力还是很强大的,所以有很多企业都开始来发掘终端消费市场。就拿迈进来说,其实这两年,体育运动越来越火,很多人都开始健身了,跑步了,但高尔夫却显得有点曲高和寡,我想我们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企业,是有空间可以去做些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