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60-88223802
传真
0760-88223804
ZHONGSHAN FEDER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2009-03-26 来源: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
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市工商联(总商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渠道。在历届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届市工商联会员中,有省政协常委1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人大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47人;市政协常委8人,市政协委员48人。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围绕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议案、提案,积极建言献策,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采纳。近年来,市工商联会员共参与提交人大建议225份,参与提交政协提案75份,这些建议和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当中涉及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办理和落实。去年“两会”期间,市工商联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商会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就提案有关内容召开了工作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有关部门跟踪落实。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市工商联密切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会员的心声,并协助有关部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后,市工商联通过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市工商联还多次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市领导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会员与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座谈会,畅通会员与市、镇领导沟通联系的渠道,加强与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的联谊,不断为会员的“知情议政”创造条件。(积极参政议政)
近年来,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工商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工商联的各项工作之中。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为核心的优秀建设者精神。我们通过加强与宣传媒体的合作,办好《中山商会》会刊等形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树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良好社会形象。去年,我会表彰了先进基层商会、优秀商会工作者和优秀商会会员,并对他们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三是实施“企业家素质再造工程”,培养高素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训工作。市财政连续5年拨出专款400多万元,分期分批送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及基层商会会长到境内外著名大学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四是开展“百企联百村”互帮互助等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今年,我会与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办公室共同组织了162个社会责任感强,党建基础好,经济实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162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联系,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互帮互助活动。市工商联还积极发动基层商会及会员企业支持各镇区建立党员互助会,帮助贫困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克服困难的信心。五是大力推动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商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多年来,市工商联(工商联)在全体会员企业中大力推动光彩事业,开展慈善活动,倡导“爱心奉献,回馈社会”的公益精神,广泛地调动民营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踊跃参加光彩事业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市工商联(总商会)迅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基层商会和广大会员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26个,总投资额近10亿元;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5亿元。
市工商联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素质高、经营能力强、对社会贡献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他们在中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作用。在会员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全省的知名品牌,2007年,获中国名牌产品的中山9家企业的11个产品中,市工商联(总商会)有8个企业的10个产品榜上有名;获2007年广东省名牌产品的31个企业的31个产品中,市工商联(总商会)有29个企业的29个产品成功入选。近几年,我市共有9名民营企业家获得了“广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有4名民营企业家获得“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民营企业家”光荣称号。(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工商联扩大对外民间交往提供了机遇,工商联积极发挥民间商会的优势,在联络工作中坚持民间外交服务、对外经贸合作服务、会员开拓国际市场服务,利用我市毗邻港澳,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先后与港澳、海外工商社团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通过彼此友好的交往,积极为我市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寻找合作商机,为会员开拓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组织会员近九千人(次)出国、出境考察,参加和举办各类经贸洽谈会、产品展示会1800多次。共接待澳洲、泰国、英国、美国、印度、新马泰等及内地的工商社团1100多批,6700多人次,组织了近200个代表团、数千人次出访。2002年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在香港首次举办了“中山市总商会春茗茶话会”,并参与“中山乡亲恳亲大会”等重大交流活动。目前,我市工商联已同港澳、海外等60多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境外的23家商会签订了友好商会协议。
今天的工商联,朋友遍天下,足迹满世界,不但推动了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更向世界树立了中山人的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良好形象。(完善服务职能)
自市工商联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重大转变,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市工商联的自身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会务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推动了中山社会事业、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在组织建设方面,从1989年第一个基层商会建立自今,全市已建立基层商会 32个,全市24个镇区全部成立了商会组织。商会会员从1992年的73名已发展到现在的4155多名。其中,小榄商会还成为全国基层商会建设的标本,其发展模式被中华总商会向全国推广。(加强基层商会建设)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