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共中山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市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城市发展提出的“四大定位”,动员全市上下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供给侧,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中山创新发展、优化发展各项既定目标。
本次全会首次大规模邀请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列席。包括市工商联(总商会)正、副主席(会长),各镇区工商联、异地商会、行业商协会负责人在内的约70余名非公经济人士代表认真听取了题为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性战略 推动中山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市委全会工作报告,了解了我市上半年经济工作、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以及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薛晓峰书记在会上多次提及企业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强调要大力抓好政策落实,巩固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继续抓好“民企50条”的落实,扩大有效投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同时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共建“清”、“亲”的更加融洽而健康的新型政商关系;发挥各级工商联、商协会的作用,有效引导和帮助非公经济人士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利好政策,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殷切希望参会的企业界代表为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稳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体现企业家的风采和担当。
焦兰生市长在总结部署经济工作中指出,我市通过实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打出一套务实管用的降成本“组合拳”。截至6月底,我市已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约34.76亿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约46.5亿元。另外,全年安排市级产业扶持资金15亿元,目前已拨付8.6亿元,惠及企业900多家。今年以来,我市已为企业发放创新券4500万元,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成果服务。同时,我市还发放“中山民企”50条100亿元“大红包”,惠及29.2万户民企。
与会的非公经济人士代表们认为,市委市政府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开拓市场、搞好金融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做强人才支撑、优化服务环境,使我市民营经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能实现较好的发展。他们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共同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为建设“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