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升学”同样能成才——访全通教育研究院顾问、中山市留学生联谊会理事刘嘉杰

2018-05-11 来源:中山商报

      出现在面前的刘嘉杰是一位年轻的“80后”,他出国留学8年,读至博士,专攻高等教育方向。回国后,刘嘉杰在香港高校工作4年多,期间为多位内地学子策划留学道路,尤其在帮助中山学生申请香港高校就读的经验丰富,成绩斐然。因此,2017年底,刘嘉杰被全通教育研究院特聘为教育顾问,并成为该研究院最年轻的顾问。目前,刘嘉杰正在协助全通教育研究院全力推动香港“2+2”升学项目,帮助内地高中毕业生走“曲线升学”的道路进入香港知名公立大学,并最终享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
8年海外留学 在排名世界第一的 教育学院读博
     全通教育工作人员口中,工作繁忙的“刘博士”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大家都吃了一惊,“刘博士”居然是一位年轻人,背着短途旅行常用的双肩包,虽行色匆匆,但笑容可掬,亲和力满分。他说,大概是因为常年和学生打交道的原因,所以养成了“亲和的职业惯性”。
     “刘博士”刘嘉杰是中山人,学习工作履历辉煌,在国内读完化学专业本科后,便到英国留学,先是被爱丁堡大学录取,攻读管理与培训管理硕士,同时成为英国特许人力资源协会会员,期间获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刘嘉杰又获得奖学金资助于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政策和高校评价系统,而该学院正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教育学院。
      对于为什么会从化学专业“跨界”到管理再到教育专业,刘嘉杰说和很多高中毕业生一样,他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所以选择了一个发展不下去的专业。“本科期间,我有作为老师的助手去帮助师弟师妹做实验,那时候我便觉得,和人打交道,以及指导别人,好像是我擅长的事情。好在,硕士期间我已经转到了相对较喜欢的培训管理专业,而事实上,在爱丁堡大学,这个专业就是划在教育学院,也为我之后攻读高等教育打下基础。”到读博士时,刘嘉杰终于选择了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的高等教育方向 。
      回国后,刘嘉杰的工作就是和大学生打交道,私下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申请出国或者到香港读大学的学生。“接触学生多了,我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和我当年一样,初次选择大学或者专业的时候,都是懵懵懂懂的,对于大学也不甚了解,于是我便开始当起很多学生的‘升学顾问’。”
牵手全通教育
      共同推广香港“2+2”项目,帮学生“曲线升学”
     “升学顾问”越当越好,刘嘉杰在教育升学界变得小有名气,“可能很多中山学生都认识我”。2017年年底,这位名气越来越大的“升学顾问”被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瞄上”,特聘为全通教育研究院教育顾问,共同推进一个名为“2+2”的香港升学项目。“2+2”正是刘嘉杰通过多年探索,目前最推荐的“曲线”到达香港知名公立大学最有效的路径。
      刘嘉杰解释,很多中山乃至珠三角的高中毕业生都有到香港读大学的愿望,但因为难度较高,有的主动放弃,而有的则付出很多精力后依然失败。“其实,学生和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在2000年,为了扭转超低的升学率、鼓励精英教育,香港政府推出了一个副学士政策,即以低于普通大学本科的要求招收副学士学生,学生读两年顺利毕业后可以拿副学士学位就业,也可以达标后升入本科三年级,再读两年拿到学士学位,这种路径就被我们通俗地称为‘2+2’。”刘嘉杰说目前包括八大香港知名公立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学校都启动了副学士,所以通过“2+2”路径“曲线”进去香港知名大学的机会相对还是较大的。
      虽然“2+2”政策在2000年已推出,但面对内地开放是在2005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嘉杰便不断指导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2+2”到香港读大学。“当然,报名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高考分数要超过本科线,英语成绩需要高过150分卷的90分才行。当然,如果成绩特别好,就可以直接申请本科学校,不必走副学士,可以这样说,副学士针对的应该是本科线以上、重本以下的高中毕业生,或者成绩较好但没有把握可以直接申请到香港的大学的高中毕业生。”
      刘嘉杰记得,他曾经指导过一位中山港口的学生阿豪,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经验。阿豪高考的分数大概刚过本科线一两分,在内地只能上较差的本科院校,刘嘉杰认为可以试一试“2+2”,“阿豪同意试一试,没想到很顺利就通过了。入校后他学习很努力,副学士毕业时平均分数达到3.8分,成功升入香港理工大,顺利毕业后在香港一间大公司工作,副学士成为他一个很好的跳板。”
      当然,刘嘉杰指导了不少和这位学生一样成功“跳入”香港知名大学的学生,“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面试,还是在当地学习,都是使用纯英文,毕业成绩也是由每学期的成绩决定,所以这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还要求在校期间,学习努力,表现良好,才能最终达到好的效果。”
顺势而为
      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共享
      从时间表来看,“2+2”在内地推出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刘嘉杰个人指导的“2+2”学生也已经有不少,但为什么他作为顾问的全通教育“2+2”项目在今年才启动?“其实,全通教育观察‘2+2’已有两年的时间,大概是在考察一个完整的副学士周期内的学生表现,最终觉得这个项目可行,所以聘请我作为顾问来推动。”刘嘉杰解释,其实从大环境来看,眼下国家正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并促进湾区内多种资源共享,对内地学生来讲,香港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共享资源。
      而对全通教育或者刘嘉杰个人来说,通过“2+2”帮助内地学生成功申请到香港的大学,是一件社会效益大过自身经济效益的事情,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共同推动。“目前,全通教育第一批‘2+2’学生已于5月7号参加了第一轮预面试 ,通过之后将开始正式申请,最终通过之后将会在今年9月入学。”
      因为香港教育对英文要求较高,刘嘉杰建议今后有此计划的学生最好在高二时期早早着手准备,加强英文训练。而全通教育的“2+2”项目,甚至还开辟了准备期辅导和后期升本辅导等不同产品,“教育是一个长线行为,申请到学校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真正拿到学士学位或者继续硕士学业,才是我们‘2+2’最终的期待,我们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都能成才,而不会因为各种挫折失败于半路上。”刘嘉杰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专业,已经不自觉地把学生的未来放到自己的肩膀上,承担起这一份教育育人的社会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