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大“新三百”企业人才工作力度的意见(修订稿)

2014-08-05 来源: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

       根据《中共中山市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新三百”计划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委〔2013〕8号)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大“新三百”企业人才工作力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宣传,扩大人才政策知晓度
        1、多渠道宣传人才工作政策。加强与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手机客户端、短信、微信、Q群等渠道,针对我市“新三百”企业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群体有针对性地宣传城市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政策,增强城市吸引力。〔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2、设立企业人才工作专员。在“新三百”企业中设立“人才工作专员”,重点负责向企业员工宣传和解释市、镇人才政策,收集并反馈企业人才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及各镇区配合〕
        3、设立人才工作宣传专栏。在“新三百”企业中人流密集的场所设立“人才工作宣传专栏”,定时更新,详细深入宣传介绍我市人才政策。〔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及各镇区配合〕
       二、加强引进,帮助企业招聘人才
        4、组团外出招聘。集中组织“新三百”企业赴重点高校开展招聘活动,通过部门、镇区、企业的联合,实现城市品牌、人才政策和企业招聘“三位一体”,增强企业人才吸引力。〔市人社局牵头,各部门各镇区配合〕
        5、促进校镇企合作。鼓励“新三百”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生产实训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毕业生实习基地等形式,为我市“新三百”企业定向引进紧缺适用人才。〔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6、扶持高级人才中介组织。鼓励高级人才中介组织为“新三百”企业从市外引进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引进的数量与质量,给予人才中介组织适当奖励。〔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三、加强培养,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7、实施“翠亨人才计划”。用3年时间,扶持“新三百”企业引进和培养100名掌握核心专利和先进技术、拥有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能对企业和产业发展产生领军带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参照《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市政府特殊津贴。〔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及各镇区配合〕
        8、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鼓励“新三百”企业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参加EMBA学习。凡入读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顶级院校并取得毕业证书,每人给予5万元学费资助。〔市人才办牵头,市委统战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团市委、市工商联配合〕
        9、鼓励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在中山市高层次人才俱乐部举办“新三百”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系列培训班,重点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科学决策、资本运营、人才开发、现代营销等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内训活动,提高员工素质。〔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及各镇区配合〕
       四、加强扶持,鼓励企业留住人才
       10、鼓励企业留才用才。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储备工作,改善工作生活条件,适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留住并用好人才。对于每年员工流失率小于5%的企业,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11、稳定后备骨干人才。设立“新三百企业骨干后备人才库”,对于“新三百”企业中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技能人员实行入库管理,及时协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12、实施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互助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互帮互助的原则,统筹整合企事业单位人才供需资源,协助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市人才办牵头,各部门、各镇区配合〕
       13、给予企业积分入户指标。对“新三百”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积分,企业每年每缴纳国地两税3000万元即拥有1个入户指标,依此类推。该入户指标主要用于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但不符合现行入户政策的人才。〔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14、给予企业积分入学指标。对“新三百”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积分,企业每年每缴纳国地两税3000万元即拥有1个入学指标,依此类推。该入学指标主要用于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但不符合现行入学政策的人才子女就学。〔市人社局牵头,各镇区配合〕
       15、建立企业人才库。在“中山市人才库”中设立企业模块及端口,通过授权方式免费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人才信息的全面、准确、实时和动态了解,促进人才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及各镇区配合〕
       16、建设人才公寓。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凡符合中委〔2010〕7号相关规定条件的各类紧缺适用人才,均可申请租住人才公寓。我市重点产业、重要载体引进的领军人才,可以作为人才公寓重点保障供应对象。〔市住保办牵头,市人社局及各镇区配合〕
       17、评定扶持企业人才。在现行人才认定标准基础上,制定企业人才评定办法,增大企业话语权,通过发明专利、税收贡献、企业主推荐等指标体系综合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可参照中委〔2010〕7号文一至六层次并享受1000-5000元的特殊津贴和10万-100万元的购房补助。〔市人社局牵头,市科技局及各镇区配合〕
五、加强服务,促进企业用好人才
       18、设立“新三百”企业人才服务专用窗口。在我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新三百”企业人才服务专用窗口,在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材料认定、入户、人事调动、人事档案管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等方面为“新三百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门配合〕
       19、设立中山市高层次人才俱乐部“新三百”企业分部。根据“新三百”企业需要,定期组织沙龙、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新三百”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习借鉴,推动企业、人才、资本、技术的深层次融合发展。〔市人才办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部门配合〕
六、附则
        20、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实施本意见所需各项费用,纳入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市、镇两级各承担50%。〔市人才办牵头,市财政局及各镇区配合〕
        21、本意见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