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60-88223802
传真
0760-88223804
ZHONGSHAN FEDER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2011-10-12 来源: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
从中小型的电气装备企业到跻身国内风力发电主机供应商前三强;从引进技术,到将中国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卖到美国,明阳风电仅仅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
_x000d_
4年跨越发展背后,明阳风电将“知本就是财富”演绎得淋漓尽致。
_x000d_
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明阳风电正加速市场扩张及新品研发的进度,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表示:目前订单已排到2012年,预计今年产值达60亿元,争取2010年进入100亿元企业行列。
_x000d_
“今年下半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首台3兆瓦风机将在中山下线,风电技术研究院也将正式投入使用。”张传卫说。
_x000d_
_x000d_
四年跨越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
_x000d_
谈起明阳集团16年的创业史,张传卫首先从一串数字说起:1993年,生产价值1000元的普通配电箱;2000年,研究开发出价值100万元一台的高压变频器;2007年,下线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每台1000万元。
_x000d_
从1000元到1000万元,10000倍数量级的递增对旁观者来说,也许仅仅是数字的差别,而对于创业者本人,却意味着点滴的积累和成倍的努力。
_x000d_
2005年进军风电是明阳电气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时的明阳电气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高低压开关柜和高压变频调试装置,年产值约3亿元,小日子过得也不错。
_x000d_
然而,作为风机核心控制系统——变频器的供应商,张传卫看到了可再生能源装备的新商机。过去三年里,中国风能产业已形成12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且每年以千万装机的速度发展,形成了风机制造业每年近一千亿元的市场容量,带动了一大批大型机电装备企业的产品转型和产业升级。
_x000d_
张传卫已不满足于单纯做“核心部件”的提供商,他决定进军“整机制造”。
_x000d_
“变频器相当于整部风机的大脑,我们是从核心部件起家的,进军整机制造有基础”。张传卫说。
_x000d_
“当时,国内的风机机型大多是750千瓦以下,但我们的起步是1.5兆瓦(1500千瓦)”,更重要的是,“虽然国内有70多种机型,但多是从欧洲国家引进,几乎没有自主设计”。当这个“核心部件”供货商转向整机制造时,明阳集团的目标不是只做简单的“组装商”。
_x000d_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6年6月,张传卫注册了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工程技术及风力发电相关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业务。
_x000d_
_x000d_
_x000d_
拒绝“组装” 走“以我为主,联合设计研发”之路
_x000d_
明阳集团抓住了风电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明阳集团走对了路子,那就是自主创新之路。
_x000d_
“中国风电(0.65,-0.04,-5.80%)装备制造刚起步时,有些企业拿1个亿买国外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又拿几个亿买了部件来装配,最后还要打上别人的牌子,还是没有得到核心技术。”对于国内风力发电企业早期的“技术引进”,张传卫并不认同。“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开发产品”,只是做了“中国组装”。
_x000d_
为此,明阳从一开始就选择走“以我为主,联合开发,自主产权”的技术路线,积聚人才,为我所用,这也是明阳开发风电的制胜法宝。
_x000d_
张传卫说,要搞国际化创新,而不是关起门来创新,明阳的起点就从与德国著名风电设计公司AERODYN(艾罗迪)公司联合技术开发开始,2005年底,双方签订了共同开发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联合设计开发合同,按照协议,这种国际化创新获得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都属于明阳风电。合作伊始,明阳就牢牢掌握自主创新的主动权。
_x000d_
自主创新联合设计,让明阳风电短短15个月就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7年8月16日,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抗台风型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明阳集团下线。
_x000d_
自主创新更是为明阳开拓国际市场扫清了障碍。2007年底,当明阳电气的1.5兆瓦风机首次出口美国时,见惯了中国玩具、鞋帽等小商品出口的美国记者,看到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竟然一次签署72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出口美国的合同,纷纷惊呼:中国制造不仅是衬衣、玩具,也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重装备!
_x000d_
利用自有技术研发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明阳打开中国风机进军国际的门户。张传卫说,过去国内引进的风电设备,每千瓦造价高达1.5万元,仅仅几年间,明阳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65%,成本降至万元以内,比进口产品和合资产品降低20%以上。
_x000d_
高性价比的明阳风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_x000d_
_x000d_
全国布局扩大产能北上设立四大产业基地
_x000d_
“风电产业的扩张让人倍感刺激,”张传卫的风电产业梦正在一步步变成实现。2008年,明阳电气的产值已达21亿,是2005年的7倍,今年一季度实现订单35亿,预计全年产值将达60亿元。
_x000d_
自主研发成功推出1.5兆瓦级风机后,随着市场的拓展,明阳的订单节节向上。为扩大产能,2008年,明阳集团加速全国布局。
_x000d_
以中山为总部,明阳集团分别在天津、内蒙古、吉林和陕西等地贴近用户布局生产基地,其中天津基地即可策应北方,又可以作为未来的海上出口基地;内蒙古和吉林则靠近我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西安剑指甘肃河西走廊风力电厂基地,策应西部地区。短短四年来,公司从几十人的团队扩张至2000多人,实际产能超过1000台。
_x000d_
巨大的市场前景,突出的技术优势,使得明阳成了国际资本眼里的“香饽饽”。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国内外的投资巨头仍纷纷主动找上门来。“今年以来,至少有20多家知名的投行过来谈合作。”
_x000d_
“今明两年是风电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更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张传卫透露,公司靠着私募融资获得了近10亿元的产业创新与发展资金。基于这些自有资金,明阳集团又获得了60亿的流动资金,支撑着百亿产值的产业平台。明阳集团目前正积极谋划在美国上市。
_x000d_
张传卫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3-5年内,形成1兆瓦-6兆瓦级以上风机系列,从整机到风能开发利用整体解决方案;力争海外市场销售占30%以上;完成国际国内两个融资平台;实现从100亿、200亿、1000亿产值的三级跳,使明阳电气成为世界级新能源产业的领导者。
_x000d_
_x000d_
张传卫:跨越式发展源自创新
_x000d_
当中国制造在承受成本上升、市场变化、人民币升值等压力而面临痛苦转型之时,明阳风电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中国制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从公司注册到生产出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抗台风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并创造中国首次出口美国风力发电机组,首次转让印度风电机组制造技术记录,仅仅花了不到三年时间。明阳风电的发展历程被世界风电装备界誉为神话!
_x000d_
张传卫认为,明阳的发展证明中小企业也可进入大产业,关键是抓住自主创新的核心。明阳现在每年研发投入约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2007年投入比例更是高达12%。而明阳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_x000d_
一是技术整合,纵向整合国际先进的风电技术,以联合开发方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并吸收、转化、创新了国际先进风机研发、制造技术;横向整合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资源,获得持续创新的动力。
_x000d_
二是人才整合,通过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持续地在国内、国际市场吸纳人才,集团2000多人,研发团队370多人,其中有24名德籍技术人才。
_x000d_
三是资本平台的整合,凭借明阳运营机制和产业背景,利用国内外融资平台,靠私募融资获得近10亿元的产业创新与发展资金。
_x000d_
四是产业链整合,以风电整机为龙头,以独资、控股和参股的形式,形成65%的核心部件自己配套。
_x000d_
明阳风电正加速市场扩张及新品研发进度,张传卫表示:“争取2010年进入100亿元企业行列,目前订单已排到2012年。我们的目标是借助这两年的战略机遇期,使明阳风电进入行业领导者角色”。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