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 逆势而上

2008-09-26 来源:中山市工商联(总商会)

记者:今年可说是经济工作的困难之年,特别出口方面,真的是内外交困,可否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市外贸出口的运行态势?

_x000D_

戴局: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经贸环境、政策环境以及营商环境发生变化,扩大出口面临近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压力甚至超过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7月份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49.6亿美元,比增6.2%,其中进口42.7亿美元,比增1.7%;出口106.9亿美元,比增8.2%。三项指标均比1—6月份有所上升,出口增速加快。这说明今年以来各镇区,以及各级外经贸部门和企业积极协调联动,强化调研服务,全力以赴狠抓出口提速工作已见成效。

_x000D_

记者:能不能请您谈谈今年我市外经贸部门是如何应对困难,逆势而上的?

_x000D_

戴局:由于短时期内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连续多次大幅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
影响、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提高、从紧货币政策的制约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叠加作用,今年以来扩大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局作为外经贸工作的主管部门,责任重大,肩负使命,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今年我局把如何迅速拉动出口增长作为当前外经贸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探索,并坚持把与企业共渡难关作为重要工作指导思想。年初我局就进一步完善强化了扶持出口长效调研服务工作机制,成立8个专项小组,分片负责跟踪协调各镇区和重点企业的出口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镇区完成出口调控目标进度的检查、通报,督导。专项小组定人定向定期深入镇区和企业开展调研服务和现场办公,对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尽可能予以当场指导解决;对涉及面较广、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则由局领导出面与相关部门协调,尽最大努力给予企业满意答复。每月月底,召集专项小组成员开碰头会,交流情况,梳理问题,讨论有效解决措施,并对下阶段的出口工作进行部署。目前调研服务工作已进入第三阶段,对镇区外经贸工作的促进、帮扶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我局也提出了要狠抓加工贸易“价格回归”和供外市出口“货源回流”工作,各镇区外经贸部门通过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动员、敦促企业按照市场价如实申报合同价格;同时用好省、市、镇各级扶持出口政策,尽最大努力动员和鼓励供外市出口的货源转回我市出口,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拉动出口的直接有效举措。

_x000D_

记者:那么您认为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实现加快出口目标的关键之处在哪里呢?

_x000D_

戴局:首先各镇区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定要切实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外经贸的工作机制,这是确保完成出口预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保证。特别在今年外经贸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出口每增长1 个点都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情况下,镇区主要领导更要把外经贸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要密切关注出口指标的增长态势,盯紧出口分解目标的完成进度。其次是,希望海关、国检、国税等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帮扶企业的力度,在各市均已“打响出口保卫战”的大背景下,各职能部门如能在简化办事,降低费用,提高时效、加快退税等方面多推出一些优惠便利服务措施,就能大大增强我市外贸的竞争优势。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深挖潜力,培育亮点,对重点外贸流通企业出口情况要进行逐月监测分析,对年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进行登门拜访,鼓励有市场、有品牌的企业多接订单、扩大生产,鼓励出口大户多出快出,多做贡献。

_x000D_

记者:在逆境中外经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我市经济外向度较高,外经贸的地位举足轻重,我知道您从事外经贸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外经贸的辉煌历程,您是怎么评价外经贸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份量和作用的?

_x000D_

戴局:我市经济外向特征非常明显,“外向带动”和“出口导向”在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正是通过引进、兴办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镇区才得以迅速走上工业强市道路,外经贸作为我市国民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市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指标中都占全市工业的50%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市总额超过60%,获得国家、省市名标名牌称号的相当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10大纳税大户全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中一半企业年纳税超亿元,如港资企业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年缴纳税赋就占三乡镇全年工业税收的三分之一。近年全市涉外企业上缴利税大幅上升,贡献度明显提高,2007年我市实现涉外税收62亿元,增长26.9%,占国税收入总额的50%,可见我市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非常突出。

_x000D_

我们认为,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认识内、外源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近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受到资金、管理、市场、人才等因素影响,目前在规模总量、质量效益、品牌和科技含量等方面都还未能形成“堆头”效应,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支撑和拉动力,因此从我市及镇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吸收国际游资仍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大力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我市工业强市和有效增加我市特别是镇区财税收入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仍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持并增强外经贸发展优势,仍必须坚定不移地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增加吸收外资。

_x000D_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