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经济形势企业家代表通报会

2015-08-26 来源:中山日报

 

薛晓峰强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企业家创造力
只要企业够条件,政府支持就无条件

 

     8月25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形势企业家代表通报会,围绕推动创新发展、优化发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向与会非公经济、国企、外企代表通报我市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并强调增强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企业家创造力,推动“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领导雷彪、谢中凡、梁丽娴、杨文龙、吴月霞、高瑞生,市委秘书长方维廷出席会议。会上,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向企业代表传达了今年以来从国家到省市的各类政策利好。创新型企业代表、转型升级传统企业代表、青年企业家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市工商联(总商会)组织正、副主席(会长),镇区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负责人及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谈发展利好:“一路一带一创新”蕴含重大机遇
    薛晓峰指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
    他分析,当前我市的主要竞争优势可以概括为 “一路一带一创新”。“一路”是深中通道今年内即将正式开工建设,真正使中山成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枢纽城市,这给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重要战略契机。
    “一带”是推动珠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我市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和投资增速分别居珠西岸六市一区第一位与第二位。其中工作母机制造领跑全省,工作母机骨干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五分之一、四分之一强,位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区”首位。广东省拿出70亿元资金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山在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中举足轻重、各项工作奋勇争先,企业发展大有空间。
    “一创新”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这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所在。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我市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和税收政策,企业申报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新申请认定的企业达299家,名列全省第四,仅次于深圳、广州、东莞,并有257家企业被推荐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
    ■谈政府引导:只要企业够条件,政府支持就无条件
    薛晓峰向企业家传达了中山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市委、市政府将始终与广大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强调,党委政府要重谋划、强扶持、聚人才、优服务,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上来,不断完善政策配套、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薛晓峰表示,我市抓住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这四个创新链条上的核心要素,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接下来将进一步梳理、整合对国家、省市现有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 “干货”,尽快形成简明扼要的政策 “一本通”,印发给广大企业。
    薛晓峰重申,市里的配套政策不仅要兑现,而且要加码,希望广大企业加强对扶持政策及资金的把握、争取和使用,同时强化对镇区、部门落实政策的监督。“只要你够条件,政府的支持就无条件。如果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 ‘吃拿卡要’,你们尽管举报!”
    ■谈企业主体:要像苏炳添一样勇于自我超越
    薛晓峰强调,发挥党委政府引导作用,说到底是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结果都将是“零乘以任何数”。深圳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最重要经验,就是把创新驱动发展落脚到企业上,切实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深圳就是中山要学习的榜样。
    “希望大家像苏炳添一样,敢为人先、奋勇拼搏、不断超越!”薛晓峰援引最近热议的“苏炳添精神”,号召企业家们志存高远、放眼未来,摒弃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观念,努力把企业做长做久,铸就长青基业、打造“百年老店”。他还以完美、明阳、铁将军等企业的发展历程为例为中小企业鼓劲,鼓励他们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
    【企业心声】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松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初创时以创新寻找行业空隙求生存,到后来坚持以不断创新求发展,创新就是我们坚持“每天进步一点、始终快人一步作风”的原动力。
——松德智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晓玲
    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我们深知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对企业长期竞合发展的重要性。要想在急剧变幻的市场中保持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推动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
——广东中泰龙集团副总裁陈冬桂
    研究报告显示,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传承至第二代,12%的企业能延续到第三代,3%的企业能发展到四代或者四代以上。在“家族接班”问题上,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而不是物质的传承。
——至尊帝皇食品(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赖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