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创二代”的腊味新思维

2015-08-25 来源:中山商报

新推休闲即食腊味

        中山作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向来企业家云集,各路精英荟萃。随着时代的推进,年轻一代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和老一辈企业家不同,年轻人拥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天马行空的创意,也有更与时俱进的思维和理念。他们有的白手起家,有的子承父业,但同样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了展现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和为梦想付出的努力,凝聚和传递创业创新的正能量,本报特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团市委,刊出“精英有约、创业之声”栏目,讲述中山市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的创业故事和发展历程。
        在王显韬加入荣业以前,荣业是一间比较纯粹的腊味制品厂,做的事情无外乎制作腊味食品和卖给批发商。而到如今,随着王显韬有计划有步骤的运作,荣业已经成为黄圃腊味文化的推广者,腊味品牌的典型代表。王显韬身上有“创二代”、“荣业第四代传承人”等多种标签,积极活动于各种公众场合,适时推广黄圃腊味和荣业腊味,预备将父辈的埋头苦干转变为品牌拉动。他直言自己的目标就是让荣业随着腊味文化走向全国,甚至走得更远。
【“创二代”的创新】
第一次开专卖店
        腊味是黄圃的传统行业,当地汇聚腊味企业过百家,从业人数更是不计其数。然而,随着腊味行业本身的演进和食品企业增大的压力,这个行业在近几年逐渐出现衰落之势。在王显韬200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甚至反对他回到自己从事的腊味行业来,建议他选择其他更有前途的行业发展。然而,王显韬并不这么想,他说自己是吃着腊味长大的一代,对腊味有感情,而且从他的观察来看,腊味并非没得做,而只是父辈们没有展开思路而已。
        王家做腊味到王显韬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然而除了规模上不断扩大之外,营销方式上并没有太大变化,始终是只管生产和批发,而没有在品牌打造和渠道铺设上有所突破。王显韬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他先到广州工作了一年,积攒了一点私房钱和工作经验,就回到黄圃,要求代理荣业腊味开专卖店。按照父辈们的思想,开专卖店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搞不好就会亏本,而王显韬觉得开专卖店是一种实体的广告投放,是打造品牌的必经之路,盈亏还在其次。“再说,也不一定会亏啊。”好在,父亲间接支持了他的行动,同意他赊账30万元进货,店面其他费用自付。“于是,我在黄圃开了荣业的第一间专卖店,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旗舰店。后来又陆续在东区库充、顺德等地开店。”
        而为了实现专卖店的盈利,王显韬也是蛮拼的,经常带着店内员工参加各种展会。与此同时,王显韬还在专卖店加入了很多店头创意,包括售卖茅台腊肠、燕窝腊肠,兔肉腊肠等,还专门开设了手信店和餐饮体验店。
第一次开腊味文化馆
        开了3年专卖店之后,王显韬觉得自己的市场经验足够了,就向父亲要求到公司做管理工作。可能是王显韬通过自己的成绩,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勤奋,父亲开始把市场营销工作全面交到他手上,而荣业上一代的主事人他的父亲和姑父转向幕后,主管生产。
        王显韬天生活跃的商人思维立即得到了全面体现。他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荣业的品牌打出去,开始大力推广腊味文化。他和中山多间餐厅合作,推出了一本“舌尖上的黄圃腊味”食谱,介绍了黄圃腊味的由来和故事,并附上了“经典菜式十八招”。甚至,结合广东饮食文化,荣业还和餐厅合作推出了一款别开生面的“腊味九大簋”。这些菜式不但可以出现在荣业的合作餐厅里,也能照搬到普通市民的餐桌上,只要他们拿到了这款食谱即可。
        尤其在今年,荣业工厂门头大变身,被一座腊味文化馆替代。这座刚落成的文化馆,从腊味的原料、工具、历史说起,一直展览到现代的成品,并且开辟了DIY手工区,适合全家老小和学生旅游参观。
第一次推休闲即食品做网销
        年轻老板更容易走进年轻消费者的世界,王显韬也像众多年轻企业家那样,察觉到网购已经成为众多年轻消费者最喜爱的购物方式。而传统腊味,作为和家庭主妇结合最紧密的食物,一般都无法在网络上实现好的销售成绩。“我认真学习过网络销售的相关资料,我觉得是产品本身的特点不适合网销,可能我们要改变的是产品本身。”
        从今年开始,王显韬给产品研发部下了一个重要任务,“研发一组适合网上销售的休闲即食腊味。”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测试,在最近的8月份,即食腊味样品已经全部完成。在工作人员端上的样品中,这些休闲食品均为真空包装的迷你腊肠,口味有香辣、麻辣、原位和芝士等多种选择,作为零食食用,口感不错。
        王显韬表示,产品研发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手续完善和包装设计以及线上推广。“我们的这组产品走的是差异化道路,面向的是全国市场,所以无论在包装上还是口味上,都有一个全面的革新。”据预计,荣业的即食休闲腊味将在今年的9月或10月上市。
第一次请职业经理人
        在产品变革和渠道变革的同时,王显韬作为年轻的创二代代表,还做了一个现代企业家最有勇气的举措,就是高薪请回职业经理人。
        荣业原本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王显韬也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但他认为家族式企业固然有很强的凝聚力,但也缺乏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和宏观格局。而为了开拓全国市场,他完全不设区域限制,从外地高薪聘回了总经理和几位副总经理。而事实证明,职业经理人制度给了王显韬最实际的销量保证和更多的发挥空间。“他们都有很充足的市场经验,善于开拓合适的代理商,我们的销售额这几年都是直线上升的。”
【对话】
        记者:你认为和老一辈相比,“创二代”分别有什么长处和不足?
        王显韬:和老一辈相比,我们年轻人,也可以叫做“创二代”吧,没有他们有那么多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很多时候确实能够帮助人渡过难关,这是很实际的。但是经验也是把双刃剑,有时候会限制住人的思维,从而无法突破。再有就是,现在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多,老一辈人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年轻消费者的心态。
        记者:腊味文化馆完全是自费的吗?
        王显韬:花费了几十万元,完全是自费的。当然,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他们也很鼓励我们多宣传黄圃腊味文化,在各种活动上都给予了照顾和宣 传。我觉得宣传腊味文化,每一个腊味企业都义不容辞,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做了这些工作。再就是,从发展工业旅游项目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推广荣业腊味品牌的方法。
        记者:你本身是中山青年创业协会的会长,也已经是创业青年中的前辈了,对开始创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王显韬: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尝试,要敢做,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但在做之前,也要多观察,不要冒进。另外,我自己在创业之初拿到了政府给的创业基金,创业青年们有需要的可以多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多利用政府资源。


人物:王显韬年龄:31岁身份:广东荣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会长中山市黄圃镇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山市移动互联网商务协会副会长中山市黄圃镇食品腊味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