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仓管员的逆袭 开办园林公司步入正轨盆景交易中心即将动工

2015-09-01 来源:中山商报

        古镇镇是广东知名的苗木基地,这里有享誉全国的南方绿博园,它既是众多苗木商家和用户联结的纽带,也是园林艺术发展的平台。不过,对于“80后”蔡显华来说,绿博园有更重要的意义,这里是他个人实现人生大转折的舞台,为他开辟了一条从前根本没有想过的创业大道。7年发展,公司园林业务日臻成熟,蔡显华最新的计划是要深挖盆景市场,建成一个“中国灯都盆景交易中心”。
      【励志故事】
       北上读警校南下从仓管做到董秘
       “80后”蔡显华只有30来岁,看上去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但举手投足言语间,却又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淡定。翻看他的履历,便可以知道,他身上的这份淡然背后果然有大故事。高中毕业,他远离家乡,去到位于河北省的一所警官学校就读。要知道,这对于生于广东小康家庭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在学校里,每天早睡早起,训练体能,被子还得叠得像豆腐块,丝毫马虎不得。或许,这种不同于大多数大学生的警校生活给了蔡显华最初的磨炼,他之后的就业和创业路每一步都走得严谨而又踏实。
        从警校毕业之后,蔡显华没有像同学那样走上司法岗就业,而是回到了家乡古镇来寻找经商之路。古镇是灯饰之都,他觉得自己以后八成应该也是要做灯饰了,于是就选了当地一间知名的大型灯饰公司华艺去找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他只能从仓管员做起,有时候还要搬运货物。即使如此,机灵又不怕吃苦的他还是很快被上司发现,很快做到了分厂销售经理,之后不断被提拔,一路从集团人事经理做到董事长助理。从2002年进入华艺灯饰,6年多的时间,他从一个最基础的蓝领,做到了“老板身边的红人”,也是一个大公司里面的高级白领。
        蔡显华坦言,在华艺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因为做的岗位多,他学到了非常多的灯饰知识以及经商做人道理,“我之前的老板,现在和我还是很好的朋友,我从他那学到了很多经商之道。”
       【职业转弯】
        灯饰外贸遇冷转弯遇到绿博园
        到2008年,也就是在华艺工作6年多以后,蔡显华觉得自己积累够了,应该可以出来创业了。“中山人还是喜欢自己创业的,我也是一样,我们老板也很理解和支持。”蔡显华出来的时候,打算干老本行,开一间灯饰公司。他觉得自己对一间灯饰厂的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也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应该是可以独立创业的。
        可是,不巧的是,几个月之后,全球掀起金融风暴,灯饰行业的外贸业务受到严重牵连,业绩大幅下滑。这个形势显然不适合进入灯饰行业创业,蔡显华忽然进入赋闲状态。
        也是在这一年,古镇的南方绿博园开了起来,蔡显华的一位朋友建议他不如改行去做园艺。“很多人跟我分析,觉得灯饰行业竞争太大,而且外贸形势又不太好,不如进入苗木业发展。而且,古镇本身就是比较早期的苗木基地,顺德、东莞都是后来才赶上来的,绿博园的开业应该是一个机会。”蔡显华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他也同时发现,国内各种地产和商业项目开始重视绿化和园林设计,这个行业可能有比较好的前景。
        蔡显华决定转行之后,拿出工作以来的积蓄,又向父亲借了30万元,从绿博园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5亩地”,成立了巴比伦园林公司。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他就开始过上了“农民的生活,“真的是正儿八经的农民,每天就是买苗、种树、卖树的活,那时候我选了一个相对比较冷门的假苹婆主要培植,后来卖得非常好。”蔡显华忽然从办公室走出来到地里干活,居然也没觉得辛苦,反而每天都感觉很充实,很有奔头,“那两年,苗木园艺的市场非常好,虽然我们当时的苗木场面积不大,树种也不多,但是销售量还不错,公司发展很快。”
        【企业瓶颈期】
        设计能力不足高薪抓人才
        一路春风得意之后,蔡显华的巴比伦公司在2010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因为我们当时的主要业务是提供苗木,没有自己的园林设计能力,所以在市面的竞争中比较被动,有些工程甚至不敢接。”
        蔡显华觉得作为一间园林公司,不能只提供苗木,而不提供设计,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设计队伍。“经过两年的阵痛期,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比较大动作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我们请了一位资深的园艺设计专家做顾问,他在国内有30多年的设计经验,在美国也做了18年,现在常年两边走动。别人出百万年薪都请不到他,我们很不容易才请动他。”除了请老牌园艺专家之外,蔡显华也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才,公司有一位年轻员工表现出对园艺强烈的热爱,他就送这名员工到华南农业大学深造,读研究生。他觉得公司的设计能力离不开人才,而人才一定要用心培养,慢慢累积,才能形成自己过硬的设计力量,“我们主要是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放股权等一些方法来吸引人才。”
       已经从当初的5亩地发展到600亩地,10个苗场的规模,苗木品种也已经极大丰富,拥有了招牌品种日本罗汉松和台湾罗汉松。“我们也不再像当初那样被动,而是有了选择主动权,开始对项目有一定的筛选,而不是随便什么项目都接。”
       也是在最近,巴比伦园林先后接到了澳门大学的盆景园项目和华艺国际城的绿化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对我们公司设计能力的肯定。澳门大学当然是择优选择设计公司,我们有幸参与,觉得很受鼓舞。而正在建设中的华艺国际城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现代,还请了世界知名设计师做门前雕塑,我们来承担这个项目的绿化设计,同样也能作为我们公司的代表作。”
       【最新动态】
        筹备盆景交易中心今年国庆举办公益拍卖会
        在园艺和苗木业务逐步走上正轨时,蔡显华开始瞄上了另外一个业务方向,就是观赏盆景。“盆景在中国其实有悠久的历史,但现在似乎被日本等国家超越了,在这些国家,盆景不仅有观赏价值,有些甚至有收藏价值,养得好还能升值。”
        蔡显华目前正在筹备一个名为“中国灯都盆景交易中心”的项目,项目占地100余亩,预计两年内完工。根据介绍,盆景交易中心将由展览馆、拍卖馆和交易区等组成,而在今年的10月份,他将先期举办“首届中国灯都微型盆景展”,以及“盆景公益拍卖会”。“其实,在部分国家,盆景拍卖已经非常成熟,很多资深玩家都有非常高超的盆景培养和创作水平,我们国内也不乏玩家,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古镇把这个事情推进一下。”
        同时,蔡显华介绍,盆景便宜的也有几十元的,养护非常简单,普通家庭也可以购买,“我们也希望在普通老百姓中把盆景景观推广出去,让千家万户都美起来。”他见过最好玩的一个普通客户,是把室外盆景放到室内,然后用一些灯光设备模仿室外阳光,居然把几个盆景也养得非常好,“养盆景就是一个创意活动,你想怎么玩都可以,而且什么价位都有,我觉得这个市场有待大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