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兢峰■年龄:38岁■身份:广东思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山市电脑商会第四届理事副会长
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
古镇被誉为“中国灯都”,吸引全国的灯饰需求者云集消费。广东思顿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思顿)总经理李兢峰认为,在灯饰行业繁华的背后,还隐藏着因规范性缺失带来的商机。互联网金融时代,不管老板们是否深入了解,趋势已在路上,不能回头。
在O2O 模式变得泛滥的今天,李兢峰适时给自家公司转舵,打造出至今已有300家灯企使用的“灯企通”系统和应用,这些科技产品一边提升灯饰企业管理效率,一边为灯饰行业建立生态圈大数据,让灯饰生产和销售更能有的放矢。
【创业机遇】
从普通科技公司蜕变为灯企“软智囊”
在李兢峰的办公室里,可以看见叠起来的老茶饼和新裱的西藏自驾图,可见茶文化和自驾文化占据了他生活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都对他拓展经商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有着帮助。
2001年1月,曾在全通工作过的李兢峰出来闯天下,他坚信只要有目标理想、能熬、心态好、不怕苦,就能闯出一番事业,思顿就是在这样的奋斗精神下诞生的。刚开始,李兢峰的公司只有数名员工,业务主体也像普通科技公司一样,仅限于网页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网络安全,思顿只是当时科技潮流里的一条“小船”。
随着陆续为华帝、中顺等本土知名上市公司服务,思顿开始打响名堂,此时仅凭网页设计,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李兢峰凭借前期积累的古镇客户,开始思考如何让编程技术跟古镇灯饰企业更有效地对接。他留意到,除了大公司能用上高成本的管理系统外,古镇大部分的灯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都比较落后,规范化生产管理仍面临诸多各有特点的升级瓶颈。
“如果每个公司定制一套新型管理系统,不仅成本高、实施难,而且不一定符合ISO的相关标准,于是我想研发专门针对灯饰企业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分析总结数十家灯饰企业需求后,李兢峰终于将思顿的新拳头产品——“灯企通”研发成功。灯饰企业利用这个产品,可以同时管理车间、采购、人事、货仓、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从订单、生产需求分析、采购、车间加工、委外加工、备料、装配、发货、成本核算到财务管理,都可以实行智能式跟踪,即便公司人员流动性再大,拥有“灯企通”就好比拥有一个忠实的管家。
在那之后,按企业需求研发的灯饰贸易系统、手机终端的“易单” 门市销售APP陆续为“灯企通”添加更为完善的功能。“灯饰行业的规范较为缺失,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不管老板们是否深入了解,这个趋势都是不可回头的,如何利用互联网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这是‘灯企通’所考虑的问题。”李兢峰说。
【剑走偏锋】
试水灯饰行业的“大数据+第三方交易”
李兢峰深知,虽说古镇被誉为“中国灯都”,但在全国各地都拥有不同种类、大小不一的“灯饰城”,简单地卖灯具和配件,各自为政,随心所欲等观念已不适合行业发展要求。作为全国性的行业,要拨开长期发展带来的“迷雾”、寻找更高效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的企业触网,走的大都是O2O模式,即网上交易销售和网下门店消费体验相结合的模式。李兢峰说,这种模式需要在宣传方面不断烧钱方能维持,今年可能会迎来崩溃期,不少走O2O模式的公司不是被认购了就是倒闭消失了。因此,灯饰企业不能再将O2O看作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李兢峰说,此前无论是灯饰的款式流行趋势还是灯饰销售分布,灯企都不太清楚,但这些其实都是灯饰企业最应关注的因素。“由于缺乏数据,灯企也难以把握发展方向,其实只要能提供覆盖率达70%的数据,也会让灯企发展踏实得多。”然而打造灯饰行业生态圈的大数据库并非容易的事,李兢峰希望先通过“灯企通”的客户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将这个产品推向全国市场,随着使用灯企越来越多,大数据库早晚有一天会面世。
除此之外,李兢峰还注意到物流对灯企的重要性。“在古镇,卷走货款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商家和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李兢峰认为,只需要引进第三方交易平台,即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如今,李兢峰正联手金融机构、镇政府和商会等力量,准备打造新的灯企交易和物流模式。“这些都是民生的东西,早就应该进一步整顿了。”李兢峰说。
【人物印象】
立足中山、展望全国的科技人
在李兢峰看来,公司盈利只是一个结果,服务才是公司存在的出发点。“我们做的是一项事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就是创造更多就业空间,服务更多目标企业,不需要太在意金钱,因为履行了事业的社会责任,金钱自然会来。”这是李兢峰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在受访期间,李兢峰的思维并没有局限于自己公司本身,全国著名的O2O模式案例,他如数家珍。
并非说李兢峰“本行人说本行话”,而是他对行业定位的认识十分清晰,接下来思顿的发展方向,便是基于这样的清晰定位找到的突破口。虽然立足于中山这座小城,但李兢峰的研发中心设置在北京,他的眼界和战略已放在了全国。
在专注科技行业的同时,李兢峰还为我们分析了留住人才对中山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山的商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的体量,人才会多起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质公司落户中山。“如今东区正朝着金融、智慧教育等轻资产服务的方向发展,这将会为东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好处。”李兢峰说。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