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会 精心理财实现“以会养会”

2015-11-11 来源:中山商报

    行财有道,是一个商会成熟运作并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行财的基础,在传统的方式看来,是依靠会费或赞助捐资等方式支撑,源头“缺水”则下游不行。在中山市众多异地商会之中,安徽商会运用 “会费理财”实现商会可持续发展。商会秘书长孙长征表示,这个举措不仅让商会不用为年底的经费而担忧,还能为会员创造出 “1+1>2”的服务投入效果。
会费理财:从投资理财向“基金池”管理发展
    在会费管理方面,安徽商会通过会长常务会议制定了“以会养会”的方针。
    按照往届惯例,会员的会费一年一缴,从2014年商会第二届班子开始,便采取了三年一缴的方式,让会费基础变得雄厚。“我们拿出会费的70%,放到商会旗下的粤皖投资公司进行理财,得到的利润用作平常工作的开支,比如商会秘书处员工工资和福利等。”孙长征介绍,如此一来,运作商会的同时,会费本金原封不动,理财得到的收益,还让商会的自主性更为强大。商会运用本金的一部分,组织理事单位以上的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前年曾到北京大学学习,今年五月份曾前往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学习,明年商会还计划到剑桥大学学习。
    “一届下来,我们的会费基本上有一半的结余,接下来我们继续将本金投资滚动,如果会费结余更多,到了第三届或第四届,我们就有可能免除会费,让商会更长远地发展下去。”孙长征说,会员、理事、副会长等人都曾向商会反映,新一届商会班子上台后,三年来所交的会费通过商会的“转化”,让他们收获了与会费同等甚至更多的所得。孙长征举例说,比如理事单位一年的会费是6000元,三年是18000元,光考察学习每个人便获得价值22500元的学习课程,大于他们的会费付出,还不包括商会平时为会员提供生活工作问题的服务。
    商会在“稳”的原则上下工夫,通过监控会员资格将理财风险降至最低。“商会入会门槛很高,必须在中山经营2年以上的公司,必须是法人或股东,年纳税不低于60万元。另外,人品必须通过两名理事以上推荐,通过秘书处的前期考察,理事会批准方能正式成为会员。”孙长征说,在会费理财方面商会在保险的基础上进行理财投资,毕竟是会员们的集体会费,若理财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若资金充足盈余,商会计划在下一步进行“基金池”管理,届时不仅包括现有会费,还包括股东捐赠纳入进来管理,打造商会更强大的经济基础。
服务会员:融资、觅才、公益样样精通
    商会的本质是服务会员,安徽商会借助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会员提供多种服务。
    首先,商会着力解决会员单位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断链问题。商会已经陆续与“四大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进行长期授信合作,通过免息贷款、抵押贷款和诚信贷款等努力帮会员单位解决了很多资金断链问题。商会与上述机构合作的发布会上搜集会员单位资金需求问题,发布会后充当桥梁为会员单位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效率颇高。
    其次,商会2014年上半年在中山举办了一场万人招聘会,由商会出钱,免费让2万多名大学生参与招聘会,并由此为会员单位寻觅人才,帮助会员单位解决“招工难” 问题。“是现状促使我们提供这种服务,招工难的问题在中山比较普遍,我们商会也不例外,我们了解到,商会的会员单位中有人才招聘工作方面的资源,便催生了这个招聘会。”孙长征介绍,这是中山第一个商(协)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会员单位解决招工难问题。
    再次,在慈善公益方面,商会也有所作为。2013年中山市政府首次依托异地商会,在安徽商会建立“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为更好贯彻“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的宗旨,为广大在中山务工的皖籍务工人员服务。 2015年8月21日,安徽商会响应市政协“山区学子城市游学活动”的号召,带领连平县上坪中学、下坪小学的山区优秀学子和老师们先后游览了广州和珠海,并参观了中山市的优秀学校,通过游学开拓孩子和教师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在山区接触不到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起奋发图强、勤奋学习、报效家乡的信念。
学习型商会:学习练体魄,对接促发展
    “从前年到北京大学学习的时候,我们商会就萌生一种想法:本来商会就是安徽老乡组成的平台,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通过学习能让乡情、乡友、乡音融合起来,变成同学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真正建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大家庭,保持步调一致。”商会组织的学习内容聚焦于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学和社会责任等专业知识,提升会员单位的领导能力。“聚集起来一同学习的大都是取得成功的企业家,让他们放下工作和包袱,同吃同住同学习,分享企业管理方法,这种团结的感觉让人振奋和受益匪浅。”孙长征说。
    另一方面,5月被定为安徽商会的文化月,除了平日的组织学习外,商会的领导还从安徽请来了黄梅戏艺术团,组织两地政府、乡友和商会在中山进行演出交谊,一方面弘扬安徽戏曲文化瑰宝,另一方面让企业、政府和异地商会间更和谐地发展。“前三年,我们商会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经验积累和借鉴,商会将逐步向文化商会的方向成长。”
    打造学习型商会,最终目的是“练好体魄” 与国内优秀的企业进行更好的对接发展。孙长征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商会将通过安徽省政府的平台跟全国136个安徽商会进行交往走访,将中山的灯饰、红木家具、小家电等会员单位的产品“带出去”,与其他商会对接产生实际效益,实现企业、商会和政府的三赢局面。


商会组织黄梅戏经典剧目演出。



商会组织山区学子城市游慈善活动。